【资料图】
如果从还原观影者心中都李白的角度来看的话。这部影片对我而言还原的非常好。朋友说电影对李白的角色塑造的不完美,我觉得不是塑造的不完美,而是李白自身从世俗意义而言就不完美。影片体现了李白对天地对生命对友人赤诚的爱,他对高适说的每一句话都能感动到我。第一次相遇,他正是年少意气风发时,遇到饿肚子木纳潦倒的高适,约着高适一起出游,高适看着这个洒脱的人,看到不一样的人生,看到天高地阔。没想到分别时李白会说出那句,你心中一团锦绣终将脱口而出。那一刻我都感动哭了,原来李白懂高适!我以为他只活在天上,没想到他一直活在天上却看着人间。最后一次分别,高适像现实妥协,去投入哥舒瀚帐下,李白送他的诗,李白心疼高适,担心他一把年纪参军身体行不行,两人跟初次相识时一样玩相扑,然后李白躺在草地上望着高适离开的背影念出生者为过客,死者为归人,天地一逆旅,同归万古尘。多么担心高适,又多么尊重高适。犹如在说你放心去吧,现在家国残破,大家都逃难保平安,而你却要去那么危险的战场,你明知这个朝廷一直奸臣当道,现在皇帝昏庸无能,大半生过去了你我都报国无门,一把年纪你还要去参军。去吧,待着我的心去吧,从此可能无缘再见面了,不过没关系,我们终将同归万古尘。李白对高适而言从来都不仅是好朋友,更是知己,还是天上射到心里的那束光。
为啥高适劝李白不要入赘,李白不听他们还能继续做朋友。因为他们本就有着不同的人生,却又有着共同的追求。高适不同意是因为不想李白为仕途做那么大的牺牲,他相信以李白对才华肯定可以的。可是李白自己知道无路可走。就像高适参军,李白挽留高适一样,他们会心疼自己的知己,但是更会从内心尊重知己倾佩自己。
李白似乎从来就没有记住过约定,但他从来都没忘记过朋友,不管少年时玩得多忘情,中年时喝得酩酊大醉,每次看到高适都喊出那句高三十五,你来了。似乎他一直在等着他,你来了,你怎么突然来了,你怎么知道我想你了。他想忘掉的是他是商人之后无缘科举,他想忘掉的是他不配行卷,他去朝为官也只能写诗侍权贵。他多希望他能清醒的生活,认真为官济天下所以他写信说高三十五你速来速速来。可是李白的理想一次又一次被打破,赶到长安的 高适又一次看到了纸醉金迷,酩酊大醉的李白。朝如青丝暮成雪,高适李白两人年轻和暮年的身影多次交错。
最后高适挂帅,他似乎终于实现梦想,却又一片凄凉,满目苍翼。李白当时似乎也终于行得南山捷径,实现梦想,他当时看到的又是什么呢,高适来不及想。
电影最后,被大赦的李白写的那首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呵,李白呀,李太白呀,还得是你,你从来都没变过。仿佛你能展翅翱翔,是的,你能,你一直能,你一直是我心中的阳光。
大半夜被夏天的雷雨吵醒,想到很多人不喜欢电影里的李白。我喜欢,他用心在爱着这个世界,我甚至觉得他要是没那么对世界掏心掏肺,能生活得更好,也可能能实现政治包袱。谢谢这部电影,让我从诗里读到了那么多的爱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现在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5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