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热点资讯  > 正文

世界即时看!未婚妈妈出国当焊工独自撑起家庭一共申请了四次

时间:2023-02-06 14:59:50     来源:凤凰网

原标题:我,高中学历的未婚妈妈,在加拿大当焊工,从零学法语,独自抚养孩子长大

大家好,我是元子,一个来自农村只有高中学历的单亲妈妈。


【资料图】

出国前,我做过缝纫女工,也帮人打理过几年服装店,后来自己经营了一个小饭店。

有了孩子后,我发现要挣钱养家,陪伴他的时间就会特别少。

2019年,我独自带着刚满三岁的儿子奔赴加拿大,在异国他乡重新开启一段生活。

我从零学法语和机电自动化,成为一名机电工,我一直说自己是在加拿大打螺丝的。

现在我每天工作八个小时,享受周末和节假日,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儿子。

很多了解我经历的人,都会说我很厉害,在我看来,我最厉害的是有了一个超级可爱的儿子,我希望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给他最好的。

2022年,我在加拿大给儿子庆祝六岁生日,这是他在加拿大过的第三个生日。

1987年,我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。

父亲四岁时,我奶奶就去世了,他没机会接受文化教育,但跟着生产队里卖唱的人学了一身才艺,把自己养活大。

那个时候村子里很多小姑娘,都去杭州的纺纱厂上班,回来时打扮得漂漂亮亮。

十七八岁正是爱美的年纪,看到她们光鲜靓丽的样子,我打心眼里羡慕,觉得能赚钱就很了不起。

我的成绩一直是中等,妹妹学习成绩比我更好。

但一想到打工这条路,我的心思就不在学习上了,很迫切地想养活自己,也能分担妹妹上学的经济压力。

现在想起来,还是有点后悔当初没有咬咬牙,坚持多读几年书。

二十年前的我(左一)、姐姐、哥哥、妹妹,妹妹最小,全家人都很爱护她。

2005年高中毕业,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,满怀期待地外出打工。

第一份工作是跟着村子里的阿姨们去服装厂做缝纫女工,每天踩缝纫机给衣服装拉链、装口袋。

一个车间一排排的缝纫工,都在自己的工位上埋头苦干,四周毛絮飘来飘去。

我在车间算年龄最小,刚进厂,缝纫机都不会踩,做什么事情都有一股憨猛劲,不熟练时难免会出错。

记得有一次我给衣服装口袋的时候,封口要踩回针,机器针直接就穿通了我左手食指,鲜血直流,疼得眼泪掉下来,但没哭出声。

人小嘴甜,学得也快,车间主任很照顾我,愿意教我,我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,直到现在,做衣服这套技术我都会。

服装厂的上班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,工作时间长,但多劳多得。

赶上订单多时要通宵加班,加班就会有加班费,工友们还是抢着干。

我总熬夜,工厂太干,第二天直接流鼻血,也许是年轻体力好,熬个大通宵,依然觉得精神抖擞,好像不用睡一样。

那时我一个月能拿700到900块钱,收入水平在服装厂算中上等,特别能干或者工种复杂的工人才能拿到一千多。

每月工资都打给我妹妹几百块当她的生活费,其余的交给我姐姐保管。

每年春节服装厂放假,拿到工资回家的我都格外开心,和村里玩得好的小姐妹一起合影(后排中间是我)。

十七八岁的我,还是一个期望通过努力,得到家人肯定和表扬的孩子。

在服装厂三年,我先后给家里添置了冰箱、电视,还把家门口的地面修成了水泥路,这样下雨天就不用踩泥巴了。

家里的农用三轮车,包括房子翻新都是我陆陆续续拿钱添置改造的。

穷到了一定份上,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,工作累不累、苦不苦、适应不适应,这些问题都抛之脑后了。

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替家人分担经济压力,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,内心满足,容易快乐。

工作了三年,服装厂相熟的好姐妹一个个离职回家结婚,第四年过完年我也没去了。

我认识了我的第一个男朋友,帮他一起打理他家里的服装专卖店。

我负责点货,一点就是几个小时。

夏天仓库里密不透风,闷热得人要晕过去,一会儿我的衣服就前胸后背全部湿透。

当时有人说:“像你这个年纪的小姑娘,能这样能吃苦的太少了。”也许是从小的成长经历,别人看来很苦的事情,我并没有什么特别委屈或者受不了的感觉。

后来,我妹妹没继续读书,也不需要我资助学费和生活费了,一人吃饱全家不饿,思想上忽然间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压力了。

和第一任男朋友分手后,盘了盘手上的积蓄,都有十万块了,我产生了一个念头:是不是应该拿着存下的积蓄干点什么?

那时候和朋友经常去一家小饭店吃饭,菜品味道很好,可位置偏僻,生意并不好。

因为经常去,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店里的厨师,跟着大家叫他二哥。

人很多时候做的决定都是灵光一现,有一次我就问二哥;“你菜做得这么好,我们一起去开个店吧,工资我给你开得比现在高。”说一次他当开玩笑,软磨硬泡了几次,他就同意了。

我们在一个相对繁华的位置找了个门面,百十来平方,从盘店到简单装修,花了十一二万。

就这样,我从一个给别人打工的人,变成了一个小老板。

我是老板,但工作时间并不自由,那时候我的日常就是守店,没有什么节假日可言。

说起来是个小老板,但服务员流动性很大,我身兼数职,服务员、会计、出纳、保洁都是我干的,有时候后厨进材料,都是我直接上去扛。

刚开始生意不好,为了招揽生意,店里推出优惠活动,我出去给路人发传单,一趟下来,真是累得走不动道,直接坐到地上。

但那份累不但没让我沮丧,反而让我充满了期待和力量。

店里会接单外卖,忙不过来就自己打包自己送。

生意做起来了也还是缺人手,越是逢年过节的饭店旺季,越招不到人。

我个头有1.73米,体重只有110斤,不是爱美减肥,就是太忙了。

端盘子、上菜、擦桌子、结账,像个陀螺一样,一整天都顾不上喝一口水,厕所也没空去。

我在哪里朋友都很多,这是饭店装修,我朋友来帮忙,和我一起装灯具。

开门做生意,什么人都会遇到。

有个顾客在店里吃完饭想要发票,刚好票纸没了,他立马对我破口大骂,我一个20出头的女孩子,听得面红耳赤,最后他骂骂咧咧,不买单就走人了。

也遇到过直接讹钱的,说:“我吃到个玻璃,你给我钱,下次不来了。不给我钱,我三天两头来吃玻璃。”遇到这种情况,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。

服务行业想要干下去,唯有认准顾客至上。

好在饭店无非就是跑单,经济上的损失我也看得很开。

店里进的干货,不是很重,没有人手,我直接上去扛。

我开饭店之前,就认识了我的前任,也是我孩子的爸爸。

当时是在一个饭局上,共同认识的朋友约着一起吃饭,他人长得干干净净。

有了联系方式后,因为年龄相仿,挺聊得来,慢慢熟悉起来。

他很有礼貌,跟他走在一起时,永远让我走里边儿,上车给我关车门。

他开车有的时候急刹车,就会本能地用胳膊护住坐在副驾驶的人。

有一次,我们一起出去,他饿得前心贴后背,等找到了饭店,上了菜,他还是把菜先夹到我的碗里,对我说:“来,你先吃。”

他身上带着的那股绅士风度非常打动我,很多举动也让我觉得非常温暖。

可能是自己年幼丧母,独立在外打拼多年,内心是渴望被照顾被关心的,不久我们就确定了恋爱关系。

我们交往的前几年,他对我非常呵护,一开始我特别想结婚,想成家,但他从来也没提过,慢慢就发现,我们的性格、兴趣爱好还是有差别的。

我喜欢大自然,徒步、游泳、滑雪......

他喜欢人多热闹的场所,朋友聚会、去KTV......

我们没有大的摩擦,但两个人貌合神离,话题越来越少,我能感觉到他的心思已经不在我身上了,失望都是一点一点的小事攒起来的。

交往的第七年,两个人都觉得缘分要结束时,我怀孕了。

我那时已经29岁了,家里的哥哥姐姐,包括妹妹,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,我特别想有一个和自己很亲很亲的人。

从知道怀孕起,我就没犹豫过,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。

印象最深的是产检时第一次听见孩子的胎心,“扑通扑通”,跳得那么有力,那一刻,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。

我感到自己已经是一个妈妈了,要撑起一片天,护我孩子一生周全。

怀孕后,我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,感情对自己来说,也没那么重要了。

怀孕后,孩子的爸爸也提出过“我们结婚吧”,我觉得感情好怎么都是一辈子,感情不好还要离婚,太麻烦了,而且那时候我怀孕了,不想折腾,加上他也没正式和我求婚,这件事就不了了之。

但没有结婚证,就没法办理准生证,孩子的出生证明怎么办?出生后户口上到哪里?我想到了塞班,之前去旅游过一次,非常喜欢那儿的环境,而且在塞班,我就见到过专门到那里生产的宝妈。

这么多年,从我妈去世开始到我独自打工、开饭店,那根紧绷的弦好像没放松过,为什么不趁着怀孕好好放松一下呢?就这样我登上了去塞班的飞机。

去之前我进了当地的一个宝妈微信群,了解了租车、租房、产检、生产等一系列流程。

到预产期,我找了个翻译,按天结算工资,生之前也在当地找好了一个中国大姐,照顾我坐月子。

从去到生完孩子,我在塞班一共待了五个多月,这个过程中孩子爸爸去过两次,都是待了几天都走了。

当你对一个人没有期待的时候,他的陪伴没有任何意义,没有他在场,我也很开心。

我一直非常爱美,包括怀孕的时候,在塞班,心情好我就会出去拍几张美照。

孩子在塞班顺利出生,两个月后我回国在孩子爸爸家里住了两周。

这两周让我发现一个事实:即使有了孩子,我们还是磨合不好。我提议既然这样就分开,他没什么挽留,同意了。

可能觉得我生了孩子之后,傲娇跟他赌气,不会真的分开。

他不会知道,走出他家的那一刻,我浑身都轻松了,觉得空气都是自由的。

我甚至没有要孩子父亲给的抚养费。很多人都觉得我很傻,但在我的观念里,不想借着孩子的名义,跟他有任何物质上的交集和牵扯。

我有手有脚,完全能靠自己的能力独立抚养孩子长大。

我抱着十几天大的儿子,他一出生,就变成了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。

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年幼的儿子,其实不知道该去哪里。

我发了个朋友圈,说想找个海滨城市生活几年,朋友们给我推荐三亚、大连、青岛、厦门。

上网一搜图片,厦门特别美,我带孩子飞到了厦门。

刚到厦门时,我还有点存款。

从怀孕后,经营的小饭店就交给了店里原来几个人管理,孩子一岁之前,我还有一部分收入来自饭店经营。

可开小店一定要守店,没有亲力亲为,生意就会越来越差,既然不想回去继续干,我趁着还没赔钱,赶紧把饭店盘了出去。

在一个陌生的城市,一个单亲妈妈,也不知道能干什么,但没有收入,我心里是焦虑的,总不能一直吃老本儿。

我在哺乳期,没有人帮忙带孩子,找不到合适的工作,决定做寿司送外卖。

头一天在小区业主群里接龙,第二天给顾客送。

我为顾客现场制作寿司,我有很多回头客,很多吃过我寿司的人还会给我推荐新的顾客。

晚上在家里做寿司的时候,我就给孩子一团米饭,让他自己在那儿玩,或者把他放到围栏里玩玩具;白天我推着婴儿车,带儿子一起送寿司。

厦门夏天那么热,我身上全是汗出的痱子,梅雨季节冒着雨也送。

最新推荐

Copyright  © 2015-2022 现在纸业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5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